6月11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隆重举行。史太白基金会前主席、终身荣誉主席,被誉为“德国技术转移之父”的约翰·吕恩教授(Prof. Dr. Johann Löhn),作为本届开幕式唯一受邀发言的外国嘉宾,应邀发表主旨演讲。
在演讲中,吕恩教授以其五十余年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经验,深度解析史太白体系的核心要素,强调构建系统性创新生态、培育复合型技术经理人、建立高效协同机制与可持续市场化模式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关键作用。
他特别介绍了史太白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的本土化实践,迄今已协助近300家德国企业落地中国,搭建起中德技术合作与产业对接的桥梁。吕恩教授表示,上海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高地,其产业结构与国际化优势与史太白全球战略高度契合,未来史太白将以更多实际行动,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枢纽城市。
在演讲中,吕恩教授系统阐述了史太白独特的产学研协同模式,深度嵌入工业应用场景,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支持。他指出,人才是技术转移的核心支撑,并重点介绍了史太白大学和独特的双元制项目能力教学方法,构建“理论—实践—自我提升”的闭环学习路径,系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素养,真正实现科技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史太白大学是德国唯一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高校,自1998年创立以来,始终围绕企业真实创新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学校以独特的双元制项目能力教学法(Project Competence Study)为核心,致力于打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通道,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商业敏感度的复合型技术经理人,有效实现了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协同,构建起“人才输送—项目落地—成果反哺”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为产业注入持续创新动力。
吕恩主席还回顾了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自落地以来,围绕“双百国际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吕恩教授提出,史太白将以“人才+生态”双轮驱动为战略引擎,通过“技术—产业”垂直贯通与“教育—实践”水平联动两大路径,构建双向技术转化的国际生态网络。同时,史太白将建立国际专家赋能智库,聚焦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打造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创新加速体系,并全面启动史太白大学的技术经理人培养计划,助力海外技术与中国产业的深度融合。此次吕恩教授在上交会上分享的经验,充分展现了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在国际技术转移领域的专业影响力,也体现了上海作为国家开放高地、创新策源地在汇聚全球资源、深化中外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未来,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将继续秉持“引进来、走出去、育人才、促交流”的使命,携手上海,推动形成更具韧性与活力的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化新动能。
吕恩主席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出口交易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